卷号:(1)
试题
改革开放史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 )作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内容。
A.党史
B.新中国史
C.改革开放史
D.社会主义发展史
答案:C
2、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邓小平在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 )的总结讲话。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
D.《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答案:B
3、1979年4月5日-28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 )的方针。
A. 巩固、提高、改革、调整
B.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C. 改革、生产、提高、调整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答案:B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影响最深远的是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村生产责任制,而( )又越来越成为主要形式。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集体经营
C.土地私有
D.包产到户
答案:A
5、1984年10月20日,( )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A.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
C. 党的十二届五中全会
D.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
答案:A
6、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五次会议同意( )设置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由国家立法正式确定。
A. 深圳、上海、汕头、厦门
B. 深圳、上海、汕头、珠海
C. 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D. 深圳、厦门、海南、珠海
答案:C
7、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 )的讲话,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现行制度存在的各种弊端必须进行改革。
A.《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答案:A
8、1982年1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时提出干部队伍( )的“四化”方针。
A. 制度化、革命化、先进化、专业化
B. 革命化、制度化、专业化、年轻化
C. 制度化、知识化、专业化、先进化
D. 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答案:D
9、“利改税”改革初始于( )
A.1958年
B.1973年
C.1979年
D.1984年
答案:C
10、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 )、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提出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A. 天津
B. 厦门
C. 泉州
D. 汕头
答案:A
11、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以( )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方针政策;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A. 公社
B. 城镇
C. 乡村
D. 城市
答案:D
12、1988年8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旨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 )。
A.“火炬计划”
B.“星火计划”
C.“八六三”计划
D、攀登计划
答案:A
13、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作出( ),阐明教育体制改革的措施、步骤和目的,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A.《关于义务教育改革的决定》
B.《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
D.《关于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答案:B
14、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要解决的问题不包括( )。
A. 以党代政
B. 党的一元化领导
C. 以政代企
D. 党政不分
答案:B
15、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此后,建立乡、镇政府和各种合作经济形式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废除。
A. 合作社体制
B. 人民公社体制
C. 人民合作社体制
D. 供销合作社体制
答案:B
16、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 )。
A.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C. 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D. 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
答案:A
17、1986年9月28日,(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A.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
C. 党的十二届五中全会
D.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
答案:D
18、1986年3月3日,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联合向中央提出《关于跟踪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报告。3月5日,邓小平在这份报告上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后被称为( )。
A. “火炬计划”
B. “载人航天计划”
C. “八六三计划”
D. “星火计划”
答案:C
19、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兴起。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发布( )关于农业问题的一号文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答案:B
20、1990年11月26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正式成立。
A. 上海证券交易所
B. 深圳证券交易所
C. 上海期货交易所
D. 北京证券交易所
答案:A
21、1989年6月23日至24日( )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A. 党的十三届二中全会
B.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
C.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D.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
答案:C
22、2001年2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在( )举行。2002年4月12日至13日,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举行。
A. 杭州
B. 海南
C. 深圳
D. 青岛
答案:B
23、中国于(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2001年11月11日
B. 2001年12月11日
C. 2002年11月11日
D .2002年12月11日
答案:B
24、( )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
25、A. 1990
26、B. 1991
27、C. 1992
D.1993
答案:C
25、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为进一步对外开放而作出的战略举措是( )。
A. 建立厦门经济特区
B. 建立珠海经济特区
C. 开发、开放海南经济特区
D.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答案:D
26、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C.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
D. 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答案:A
27、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有一句歌词唱到:“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其中,“画了一个圈”是指( )。
A. 在闽粤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 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C. 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D. 喀什经济特区
答案:A
28、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指出,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
A. 一国两制
B.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 四项基本原则
D.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答案:D
29、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做出的重大部署是( )
A.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 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C. 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D
30、《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 )的方针。
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B. 以公有制为主体,许其他经济成分发展
C. 以公有制为主体,不允许其他经济成分发展
D.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
答案:A
31、( )的崛起,是农村改革中的的重大进步。
A. 乡政府
B. 乡镇企业
C. 人口流动
D. 私营企业
答案:B
3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 )。
A. 广东、福建
B. 安徽、四川
C. 四川、浙江
D. 安徽、江苏
答案:B
3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的“一个中心”是指(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以发展为中心
C. 以改革中心
D. 以开放为中心
答案:A
34、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
A. 小康社会
B. 经济繁荣
C. 共同富裕
D. 生活富裕
答案:C
35、作为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性事件,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 )的特约评论员文章。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论十大关系
C. 反对本本主义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A
36、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 )的论断。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科学技术生产力本质
C. 科学技术是最初生产力
D. 科学技术是最高生产力
答案:A
37、1995年9月25日至28日,(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A.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
答案:C
38.1979年6月初,凤阳县县委书记陈庭元向安徽省委书记万里汇报工作时,引用了当地农民的歌谣:“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这首歌谣赞扬的是( )。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 国有企业承包责任制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答案:A
39、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的发展理念。( )
40、A.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41、B. 创造、协调、生态、开放、共享
42、C. 创新、统筹、绿色、开放、共享
43、D. 创造、统筹、生态、开放、共享
答案:A
44、上海飞乐音响公司1984年发行的股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公开发行的股票。1986年11月14日,当邓小平将“飞乐音响(600651)”股票赠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 )后,俗称“小飞乐”的“中国第一股”让世界为之轰动。
A. 约克逊
B. 雷曼
C. 盖茨
D. 约翰·凡尔霖
答案:D
41、2000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转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实施( )战略初步设想的汇报》的通知》。1月19日至22日,国务院召开会议,部署重大的区域开发战略,标志着( )战略进入实施阶段。
A. 中部崛起,中部崛起
B.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C.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
D.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答案:C
42、2008年9月中旬开始,由( )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党中央按照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的方针,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A. 英国
B. 日本
C. 美国
D.法国
答案:C
43、(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迅速展开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工作,奋勇夺取抗震救灾斗争伟大胜利。
A. 2008年5月15日
B. 2008年5月12日
C. 2009年5月12日
D. 2009年5月15日
答案:B
44、当前,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是( )。
A.慈善事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B.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C. 基木养老、基木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
答案:C
45、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46、A. 国防和军队建设
47、B.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48、C. 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
D.社会建设和国防建设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党执政面临的四种危险包括下列( )
A.精神懈怠危险
B.经验缺乏危险
C.能力不足危险
D.监察缺失危险
答案:A,C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案:A,B
3、新发展理念包括( )
A.创新发展理念
B.协调发展理念
C.开放发展理念
D.合作发展理念
答案:A,B,C
4、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变革”( )
A.质量变革
B.效率变革
C.速度变革
D.动力变革
答案:A,B,D
5、新发展格局简述为( )
A.国内大生产为主体
B.国际大生产为前提
C.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D.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答案:C,D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 )
A.减少无效供给
B.增加必要供给
C.扩大有效供给
D.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
答案:A,C,D
7、建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产业体系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
A.实体经济
B.科技创新
C.现代金融
D.人力资源
答案:A,B,C,D
8、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是( )
A.简政放权
B.放管结合
C.优化服务
D.精简人员
答案:A,B,C
9、国防和军队改革三大方向( )
A.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
B.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
C.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D.增强和人民军队协同观念
答案:A,B,C
10、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内容(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改革开放
答案:A,B,D
11、全面探索市场化的进程中农村改革的重心是( )
A.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
B.培育农产品市场
C.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D.促进非农企业发展
答案:A,B,C,D
12、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模式( )
A.增人不增地
B.减人不减地
C.增人同增地
D.减人同减地
答案:A,B
1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 )
A.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
B.我国全面重返世界经济舞台
C.我国对外开放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D.我国经济发展全面现代化
答案:B,C
14、党的十五大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内容包括( )
A.加强执法监督
B.推进司法改革
C.加强执法和司法队伍建设
D.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答案:B,C,D
15、深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
A.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领导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B.确立了党在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C.有利于各个方面积极履行各自的职能
D.完善党执政根基建设
答案:A,B,C
三、判断题
1、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答案:对
2、党的十九大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升为国家现代化的大目标。
答案:对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答案:错
4、推动构建以政治交流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答案:错
5、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对
6、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答案:对
7、“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答案:对
8、《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
答案:对
9、2006年1月1日中国农民从此彻底告别了农业税,一个在我国存在了2500多年的古老税种宣告终结。
答案:错
10、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把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给予高度重视。
答案:对
11、党的十三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错
12、1993年正式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写进宪法修正案,使其成为一项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对
13、2002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各种法律法规性文件正式生效。
答案:错
14、2000年,我国内陆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基本格局。
答案:错
15、我国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答案:对
四、简答题
1、改革开放史是什么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史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历史;是党史和新中国史上最为辉煌的历史篇章。
2、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答案: 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一以贯之的主题。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为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遵循。
3、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 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已经证明,民族不独立、国家不富强,人民的生存根本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都要以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实现、幸福得到满足为条件,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 贯彻新发展理念,该如何把握其内涵?
答案: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5.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其主要依据有哪些方面?
答案: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来的“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发生了新的阶段性变化。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髙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群众对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层次更高、内容范围更广,出现了阶段性的新特征。 三是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