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访问黄石教育局官方网站!

四史知识我来答:同学“四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题库1)

来源:黄石市教育局 作者:  时间:2022-05-23 16:08

    

四史知识题库

卷号:(1

试题

社会主义发展

一、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

A.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 巴黎公社革命

答案:D

2.《乌托邦》为什么成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起点(

A.提出公有制 B.提出财产公有 C.提出“羊吃人” D. 反对圈地运动

答案:B

3.以下历史事件中,对圣西门影响最大的是()

A. 法国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工业革命 D. 文艺复兴

答案:A

4.“新和谐”公社实验在哪里(  )

A.俄国B.美国C.德国D.中国

答案:B

5.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第一本著作是(  )

A.《德法年鉴》 B.《神圣家族》C.《资本论》D.《共产党宣言》

答案:B

6.下列哪个属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大发现之一

A. 唯物史观 B.科学社会主义 C. 共产主义 D. 辨证法

答案:A

7.《资本论》第一卷哪一年最早出版(

A. 1848  B.1852  C.1857  D.1867

答案:D

8.《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在哪个国家(

A. 英国 B.法国 C. 德国  D.美国

答案C

9.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开展纪念活动,瞻仰建党会址应该去

A.北京   B.上海   C. 南京   D. 南昌

答案:B

10.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  )

A. 1919年5月4日    B. 1921年7月1日  

C. 1922年7月23日   D. 1921年7月23日

答案:D

11.上海和浙江嘉兴,都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们共同见证了  )

A. 五四运动的爆发      B.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C. 秋收起义的爆发     D.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答案:D

12.中共党史中,被称为“开天辟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四渡赤水河  B. 中共一大召开  C.飞夺卢沟桥 D.甘肃会宁会师

答案:B

13. 1921年(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举行。

A.6月20日   B. 7月1日   C.7月23日   D. 5月1日

答案 :C

14.(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答案:A

15.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是从1946年进攻( )解放区开始的。

A.冀鲁豫 B.陕甘宁C.山东 D.中原

答案:D

16.从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的一年多时间,是人民解放军实行战略( ),抗击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阶段。

A.进攻 B.防御C.相持D.反攻

答案:B

17.1947年5月,在国民党统治区,爱国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 )。

A.反饥饿、反内战运动B.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C.罢课运动  D.民主运动

答案:A

18.1947年7月至9月,在( )的主持下,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任弼时

答案:C

19.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的土地分配办法是( )。

A.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B.按阶级成分分配土地

C.按实际劳动力分配土地D.按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标准分地

答案:A

20.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一诗中说:“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场景的根本原因是( )。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正确D.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答案:D

21.( )是人民解放军攻克敌人重点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

A.济南战役 B.平津战役

C.孟良崮战役D.莱芜战役

答案:A

2219493月,中共中央在( )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向全党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

A.阜平           B.延安

C.北京           D.西柏坡

答案:D

23.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是在中共( )上作出的。

A.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七届三中全会

D.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B

241949423日,经过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胜利解放( ),宣告国民党在全国反动统治的覆灭。

A.上海

B.南京

C.南昌

D.杭州

答案:B

251949921日,( )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地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A.中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政务院会议

D.中央政治局会议

答案:B

26.毛泽东在中共( )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

A.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七届三中全会

D.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C

27.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为稳定市场,安定人心,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活动,经过( ),稳定了物价,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

A.“银元之战”和“煤油之战”

B.“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C.“煤油之战”和“米棉之战”

D.“米棉之战”和“债券之战”

答案:B

28.(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共中央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作战,并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A.195010

B.195110

C.195210

D.195310

答案:A

29.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确定调整工商业工作,必须在“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基本方针下,重点调整( )。

A.公私关系

B.劳资关系

C.产销关系

D.内部管理

案:A

30.从1950年冬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及台湾省外,广大新解放区的( )运动基本完成,它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使农民获得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

A.大生产

B.四清

C.土地改革

D.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C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基本法律。

A.1949430

B.1950430

C.1951430

D.1952430

答案:B

321953年至1957年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期,也被称为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五”计划把( )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轻工业、重工业并重

D.工业、农业并重

答案:B

3319549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通过了(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共产党党章》

D.《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A

34.(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剥削制度,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A.1953

B.1954

C.1955

D.1956

答案:D

35.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 )。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整风运动的开始

C.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D.中共八大召开

答案:D

3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通过并颁布实施是在( )。

A.1949

B.1952

C.1954

D.1982

答案:C

3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是( )。

A.董必武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林伯渠

答案:C

38.从法律上规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的文献是(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 B

3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经由1954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 )正式确立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一次会议公报》

答案B

40.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主要探讨的是( )。

A.政治问题

B.社会问题

C.经济问题

D.思想路线问题

答案:C

411955年率团出席亚非会议的是( )。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陈毅

D.宋庆龄

答案:B

42.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是在(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答案:C

D4319585,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以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为标志的“( )”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A.大生产

B.四清

C.土地改革

D.大跃进

答案:D

441958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把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向高潮。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规模大,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被概括为“( )”。

A.一大二全

B.一大二公

C.一大二高

D.一公二高

答案:B

45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的含义是( )。

A.调整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B.调整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

C.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

D.调整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答案:C

46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这反映出当时(  )

A 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B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

C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成就巨大       D 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实现突破

答案:A

47.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 )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全国人民要努力奋斗,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宣布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A.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答案:B

4819641016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 ),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中子弹

B.导弹

C.原子弹

D.氢弹

答案:C

B4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调整的步骤依次为( )。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②④③①

B.①③②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答案:B

B50.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出席亚非会议

D.参加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

A51.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 )中。

A.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B.《论十大关系》

C.26届联合国大会

D.中美上海公报

D5219711025日,第(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22

B.24

C.25

D.26

53.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

A.尼克松总统时期

B.福特总统时期

C.卡特总统时期

D.里根总统时期

答案:C

54.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年。

A.1968

B.1971

C.1972

D.1974

答案:C

55.中国共产党首次完整概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 )。

A、中共十一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答案:C

解析:中共十三大19871025日至1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5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描述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是( )。

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民主、自由、平等、博爱

答案:C

解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5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描述国家层面价值取向的是( )。

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民主、自由、平等、博爱

答案B

5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描述个人层面价值取向的是( )。

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民主、自由、平等、博爱

答案A

59.20131112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A、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B、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C、促进和平与发展

D、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A

解析: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60.全国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始于( )。

A.1961年

B.1962年

C.1963年

D.1964年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

A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B 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的政治经济学  D 巴黎公社革命

答案:ABC

2. 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文学

答案:ABC

3.1956年至1957年,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积极成果有(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论十大关系》

C、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BCD

4.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提出了(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答案:ABC

5.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 )、中国价值、( ),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A、中国文明

B、中国精神

C、中国力量

D、中国气质

答案:BC

6.2000年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九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 )的历史性跨越。

A、小康到富裕

B、贫穷到温饱

C、温饱到小康

D、全面小康

正确答案:C

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 )、( )。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正确答案:ABCD

8.中共十九大指出,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答案:ABCD

9.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 )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A、学习型

B、服务型

C、创新型

D、开放型

答案:ABC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

A、中国最大的实际

B、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C、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D、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答案:ABCD

判断题:

正确:

1.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当下,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为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做出更大历史贡献。

2.1957年的整风运动和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相比较,在内容上的主要不同点是反对官僚主义。

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主要讨论的是经济问题。

4.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五个经济特区。

错误:

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6. 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严重缺陷是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忽视了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

7.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没收、限制、改造的政策。

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9.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阶级的政党,代表的是工人阶级的利益。

10.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简答题: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哪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四史”学习是指学习哪些内容?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4 重温百年征程,赓续红色精神,请举例说明中国一百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民族精神。

五四精神 红船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抗战精神 南泥湾精神 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   北大荒精神  大庆精神   红旗渠精神  雷锋精神  创业精神  抗洪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特区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