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欢迎访问黄石教育局官方网站!

中共黄石市委教育工委 黄石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来源:黄石市教育局 作者:  时间:2024-02-27 10:05

    

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十二次党代会、市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坚持公平公益、坚持质量核心、坚持五育并举,为我市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贡献更大力量。

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全面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努力奋进全省第一方阵。市委市政府对市教育局年度综合考核达到优秀等次。

1.推进高考质量提升。高考成绩在全省再进三位。

2.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学生意外死亡人数同比下降,校内安全、卫生、中高考组考责任事故为零。

3.落实五育并举。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达到40%,近视检出率较上年度下降0.5%,竞技类艺体竞赛综合成绩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4.扩大学位供给。圆满完成“市政府十件实事”项目,完12个新改扩建学校工程项目,增加学位1万个。

5.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不少于10个市级示范性教联体,5个省级示范性教联体。义务教育教联体覆盖率达到70%,融合型教联体占比达到40%。

6.加强党对教育领导。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覆盖率达到100%。

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教育党建引领行动

1.抓实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完善市委教育工委运行机制,定期研究全市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重要事项。深入实施大思政课--新时代共同成长工”,牵头做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综合改革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用好中小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读本》。持续开展党员干部“一下三民”实践活动,加强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促进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升。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防宗教渗透和反邪教工作。

2.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持续开展“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完成,建立并完善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的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党建工作,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督促指导在黄高校建立健全党的政治建设工作责任制。

3.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加强对思想、网络和文化阵地的管理,常态化开展意识形态风险隐患排查,提升网络舆情处置水平。加强对教职工的思想引领,扎实做好教师课堂教学监管。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和清廉机关建设。加强档案和保密工作。指导各地各校健全教材领导和工作机制,规范各类教材、教辅、读物进校园管理。

二、坚定不移推进教育教学提质行动

4.学前特殊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持续增加公益普惠性学校教育资源供给,确保公办园占比和普惠园覆盖率完成目标任务,组建区域学校科研联盟,开展幼小科学衔接。指导大冶市接受省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示范区督导评估,督促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示范区创建。完善特殊教育教联体建设,探索开办特校中职班,培养特殊孩子劳动技能,完善特殊学生保障措施,提升普特融合教育水平。

5.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推进教联体建设,完善教联体管理流程、运行机制和治理体系。推进“县管校聘”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协同配套、联动实施,城区教师交流到乡村学校任教占比达到5%以上,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轮岗达1200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指导各地各校加强国家课程方案转化落地、教学方式变革和科学素养提升。

6.普通高中特色优质发展。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争创省级特色高中、普通高中教学改革试验区、实验校和学科基地。实施县域优质高中培育项目,深入推动县中振兴。

7.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落实职业教育改革11项重点任务,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支持高职院校“双高”、中职学校“双优”建设,落实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产教融合发展平台,加快推动形成政、行、企、校多元办学格局,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留黄率。

8.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支持湖北师范大学创建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和博士点授权单位,湖北理工学院专业硕士学位点授权单位,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创建省内一流民办本科高校。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来黄石创建研究院、实验室和孵化基地。

三、坚定不移推进核心素养提档行动

9.巩固深化“双减”成效。开展“教育减负攻坚年”专项行动。坚持校内提质增效,加强三个课堂”建设,拓宽课后服务渠道,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社会资源,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加强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异治理,规范非学科类培训监管。推进全国校外培训监管服务平台应用,落实全流程监管。加大“双减”督导、政策解读和校外培训违规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开展“双减”从我做起倡议活动。

10.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五项管理”,强化教育督导,开齐开足体音美等课程,保障学生充足睡眠和运动时间。深化体教艺教融合,引导各中小学依托“第二课堂”,实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举办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艺比赛,承办好2024年湖北省中学生组田径冠军赛暨特色学校田径比赛和体育特色项目学校乒乓球比赛(小、初、高组),办好黄石市第十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试验区、实践基地建设,开展优质课和成果展示活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11.强化德育浸润成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拓展“课程+文化+活动+实践”四位一体的行动德育,推进“新时代好少年”和“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规范中小学校外教育和研学实践活动,有序开展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进一步擦亮德育工作品牌。

四、坚定不移推进教师素质提升行动

12.弘扬优秀师德师风。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师德实践活动,面向特殊学生开展关爱活动,培育一批“星光团队”。组织好第40个教师节系列庆祝活动,选树一批扎根教育、潜心育人的师德典型,征集、展示一批优秀育人案例、教师风采图片、师德主题书画,彰显新时代教师教书育人的良好风貌。

13.深化教师管理改革。优化教师编制统筹配置机制,及  时弥补师资缺口,进一步探索校园招聘方式改革,遴选一批适   应新时代教育教学需要的好教师。修订完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  和中小学学科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发挥评价导向功能,促进   教师自我改进与专业成长。启动第二轮岗位聘用能上能下改革,激发学校干事创业积极性。

14.提升能力素养水平。实施学历提升计划,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学历水平。实施好国培、省培、市培项目,持续推进教师赛解题、学科精品课评比、教师技能比武等活动,分层分类提升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新培育一批市级学科名师工作室,培养一批市级学科带头人、乡村学科首席教师。

五、坚定不移推进教育资源扩优行动

15.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落实教育投入责任,守牢“两个只增不减”底线,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落实各类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生均财政拨款制度。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落实教育项目预算支出标准和预算管理制度,构建全方位教育经费监管体系。健全完善财务、项目管理等各项制度,强化审计监督,使教育经费使用更加合理、规范、科学。

16.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梳理国家政策与资金投向,做好承接国家有关政策的项目储备,加大跑省进京工作力度,确保教育领域三争”工作再上新台阶。以城镇和人口集聚区域为重点,新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确保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统筹推进政府“十件实事”项目,重点抓好黄石三中、韦源口镇初级中学、沿湖路小学改造等12个新改扩建学校项目,推动阳新职教园全面开工,增加学位1万个,切实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充分利用校友微信联盟平台,围绕“校友经”做文章,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和产业项目在黄石落地生根。

17.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推动师生数字终端配备达标,实现中小学网络接入宽带千兆到校、百兆到班。开展数字校园建设达标评估、智慧校园示范校和智慧教育标杆校创建。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各学段全覆盖常态化应用。

六、坚定不移推进教育生态优化行动

18.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规范“双随机一公开”,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行政审批服务质量。全面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章程建设,规范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运行机制。组织开展“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完善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平台,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落实“公民同招”。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做好特殊群体管理服务和矫治工作。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违反“双减”政策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

19.筑牢校园安全底线。推进平安校园“七防工程”建设,发挥好“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平台“智管”作用。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消防、交通等专项排查整治,深入推进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打造市级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团队,强化分类建档、疏导干预功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加强部门协作,健全长效机制,构筑学生防欺凌、防溺水群防群治工作格局。

20.全面保障教育公平。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落 实各项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6-15周岁)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不失学辍学。加强教育发展基金会科学化、可持续建设,完善社会救助和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压实属地责任,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做好义务教育保障工作。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开展中小学教辅材料违规收费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违规收费问题集中整治。建设和谐校园,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