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欢迎访问黄石教育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规范性文件

黄石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美育工作的通知

来源:黄石市教育局 作者:  时间:2025-03-03 08:3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挖学校体育、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根据全省、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我市中小学体育美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学校体育、美育教育改革,健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保障学生体音美活动时间和质量,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课间活动、课后服务等校内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鼓励支持学校建设体艺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主要内容

(一)学校体育工作

1.落实课程标准。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含体育活动课),实行高中阶段学校每周3节体育课,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杜绝“阴阳课表”。加强体育教学研究,规范体育课堂教学,保障学生达到应有的体育锻炼强度,着力打造体育“活力”课堂。

2.强化体育锻炼。探索中小学实行课间15分钟制度,鼓励中小学校实施每天不少于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高中阶段学校、寄宿制学校可以开展早、午、晚跑操等体育锻炼。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兴趣小组、社团等阵地,增加体育锻炼时间,督促学生走出教室,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微运动”。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竞赛体系,推动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运动会。加强家校协同育人,指导学生做好每日、周末或寒暑假体育家庭作业,倡导亲子体育运动。

3.提升运动质效。丰富课间活动内容和形式,充分利用校内外活动场地,探索具有本班、本校特色和适合学生活动的项目。鼓励学校自创自编易学、易做、运动量适中的校园操等,组织球类、跳绳、踢毽、跳皮筋、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飞盘等新兴运动项目,增加课间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鼓励以班级为单位,大力开展班级联赛。支持学校合理规划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灵活调整室内与室外活动安排。

(二)学校美育工作

4.完善课程体系。严格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拓宽课程领域,逐步增加课时,丰富课程内容。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融合,用好用足本地非遗项目、民俗艺术等蕴含的美育资源,构建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校本课程体系

5.普及实践活动。整合各类美育资源,积极开展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美育实践活动,推动落实中小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艺术展演展示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艺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会欣赏能参与的艺术爱好和特长。

6.提升浸润实效。各学校要统筹合理安排美育活动,建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美育社团、课外兴趣小组,支持社团开展1-2项非普及性艺术项目训练。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学校开展好普及性教学和专长学生培养,统筹做好艺术项目布点规划2025年大冶市、阳新县建设示范性学校美术、音乐项目各不少于2个,其他县(市、区)新建示范性美术、音乐项目各不少于1个。

三、工作要求

7.加强分类指导。各地要因地制宜做好体育、美育推动落实工作,加强统筹协调,落实管理责任,定期协商研究,“一校一策”“一班一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及时推选典型,加强经验交流,确保分学段、分步骤、按计划落实好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改革的各项任务。

8.打造品牌特色。各校要结合实际,统筹利用各类场馆、非遗传承人等资源,建设体艺特色学校、特色项目,打造学校体艺社团,推进学校体艺特色项目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深化,形成“一生一特长”“一班一特色”“一校一品牌”或“一校多品牌”的格局促进学生体质强健、身心愉悦。

9.健全保障要素。各地各校要逐步配齐配强体音美教师,探索创新教师“走教”“走班”制,加强专兼职体音美教师培训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学校规划建设,合理添置设施设备,错时高效使用学校场地器材,逐步改善体育美育教学条件;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场地安全检查、设施设备维护,确保文体活动安全有序。

10.完善监督评价。各地要将落实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评价、教育督导重点,落实情况要作为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评优评先、经费分配等重要指标。要利用视频监控巡查等方式,督促学校保障学生体艺活动时间。同时,各学校要将体育、艺术活动安排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校体育美育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