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欢迎访问黄石教育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教育要闻

产教融合 黄石职业教育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来源:黄石日报 作者:  时间:2021-01-21 15:33

    


职业教育属于跨界教育,一头是教育问题,一头是重大民生和经济问题。可以说,职教发展对地区经济和职教生成长意义重大。

在打造先进制造之城、创新活力之城的进程中,黄石人意识到:大批技术娴熟、手艺高超、能够掌控现代化设备的技能人才队伍,是实现黄石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石。过去五年,一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打造大国工匠的战役正在全市遍地擂响。

“十三五”期间,黄石职业教育坚持质量为本,优化资源整合和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效益不断彰显。

如今,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也理性地认识到,人生路有千万条,不是只有挤普高“独木桥”一条,职校路上也可以找到广阔的天空。

整合资源 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大城建设,职教先行。

十三五”期间,黄石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有职业学校12所(高职院校1所,中职学校9所,技工学校2所),其中,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2所,省级示范中职学校1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3所。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市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3个。开设有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土木水利、财经商贸、学前教育、文化艺术、休闲保健、体育与健身等10大类专业群近50个专业。其中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特色专业11个,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特色专业13个,市级重点专业22个。全市职业学校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1303人,高职学生近8000人,中职学生20000余人。当前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全面加快,规模、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产教融合不断深入,为黄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幸福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十四五”期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市职业教育体系日趋完整,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基本上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建立了以鄂东职业教育集团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基础),各类职业培训为补充,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逐渐加强,人才成长立交桥有序构建,实现专本衔接、中高职衔接的立体化发展。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联合湖北师范大学成功申办省级试点,2017年,招收了第一届“3+2”五年一贯制本科生70人。近几年来,6000余名中职学生通过技能高考、“3+2”中高职衔接培养,进入高校、高职学院学习。职业教育终身化、国际化做出积极探索,普及职业启蒙教育,举行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承办国际移动机器人比赛,社区内部职业教育体系有序建成,覆盖全社会的职业教育体系日趋完备。

另一方面,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十三五”期间,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先后牵头制定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实施管理、教学改革、技能大赛、校企合作、实习管理、实训基地建设等近10余项有关职业教育方面的改革文件。推动市委、市政府成立鄂东职教集团,实现城区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中高职融通发展。2019年10月,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服务黄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更加深入地推进了我市职业教育改革。

不仅如此,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十三五”期间,我市统筹协调各类资金近5亿元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综合楼、湖北城市职业学校实训楼、大冶职业技术学校汽车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实训中心、阳新中等专业学校校园改造等一批新项目相继建成。五年累计对上争取资金接近1.5亿元,职业学校的实习实训场所及设施设备得到极大改善。

狠抓内功 教育教学质量提档升级

对于每一位受教育者来说,通过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不仅能实现个人发展,也彰显了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过去五年,从黄石职业教育的摇篮中,诞生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

有数据为证,近几年我市职业院校共输送毕业生24000多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5%以上,2017年,近千名大中专毕业生在“三大产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卫生)就业,成为重点招商企业的骨干。组织实施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服务企业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和季节性生产用工需求。近年来,每年组织2000余名学生进工厂实习,为许多重点招商企业解决了用工的燃眉之急。广泛开展职工教育培训,自2015年以来,面向全市企业职工、退伍军人、新型农民开展非全日制免费学历教育试点工作,近五年来为企业免费培训职工4600多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实施精准脱贫职业技能培训,1.7万名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享受职业教育,5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选派科技特派员进驻企业,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组建产学研团队、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助力企业科技创新。近年来,全市职业院校选派近百名专业骨干深入企业实践,组建产学研中心和技术团队30个,实现专利申报80余项。

我市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也在不断提档升级,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湖北城市职业学校先后完成国家示范项目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分别以首批、第二批进入1000所国家示范中职学校行列,阳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晋级为省级示范中职学校。坚持赛训结合的发展理念,组织开展职业院校各类比赛活动,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技能水平。连续5年组织开展全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300余名学生在国家和省市技能大赛、教学大赛中获奖,400多名学生在全国、全省文明风采大赛中获奖。60%以上的学生实现学历证书、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双证书”毕业。以湖北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坚持走“工学结合、定单培养、产学结合、定向就业”的培养模式。与企业联合办学,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将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促进了学生高质量就业。近年来,全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留黄就业率达到在20%以上,全市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含中职升高职)始终保持在98%以上。

优质的学生离不开老师的专业指导。“十三五”期间,全市大力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各职业院校完成卓越校长、教研员、专业教师等国培、省培任务。按时举办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组织教师参加比赛,评选出一、二、三等教学团队奖项,授予优秀职业院校教师黄石市“五一”劳动奖章,黄石市“东楚工匠”称号,表现优异教师代表黄石市参加省赛,多名教师获省一等奖。

另外,在市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坚持科技人才深入一线,选派科技特派员和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发挥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专业优势,帮助企业制定企业经营方案和策略,开展技术研发,提升企业品质。“双师型”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改善,教师补充机制得以创新,职业院校聘请企业和校外兼职教师人数突破100人,实现教师和企业“工匠”的双向流动。实施技能名师培养工程,制定《黄石市职业教育技能名师评选和管理办法》。加大高层次、高技能水平教师引进力度。实施招才引智计划,积极引进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和优秀毕业生到职业学校任教。近几年,我市职业教育引进专任教师人数达到120人,极大地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

校企合作 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把企业搬进学校,让专业对接产业,使人才服务企业……随着我市职业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黄石职业教育坚持服务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密对接九大主导产业,服务黄石市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7年,上达电子与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共同发起设立校企合作新平台——上达电子学院。上达电子学院落户黄石,不仅能为上达电子规模化发展提供强大人才助力,还可以为黄石深入打造PCB全球产业聚集区的创新之城,发挥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鄂东职业教育集团致力于“把校园建在产业园、把专业建在产业链”,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黄石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对接产业办专业。为服务黄石九大产业集群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该集团开设装备制造类、电子信息类等9大特色专业集群、78个专业,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全覆盖、零空白。该集团与黄石120余家规上企业合作,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产业学院3个、校企共建实训室300余个、科技服务平台12个,成为黄石最大的技术人才输出和职业培训基地。

“十三五”期间,市教育局坚持专业设置备案制度,对接产业建设专业,重点扶持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卫生、电子商务、休闲保健等专业,近五年每年新增2-3个省级特色专业。坚持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开展市级示范性实训基地,重点建设与我市“三大产业”校企合作紧密的实训基地。先后创建评估13个市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坚持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支持职业学校与劲牌公司、上达电子、沪士电子、东贝集团、三丰智能、三环锻压、哈特贝尔等我市重点产业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成立7个企业学院,开办订单班和冠名班,学校、企业互派师资,开展“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教学改革,共育共培企业和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

近几年,通过订单培养和合作办学等方式向企业输送毕业生近万人,为社会各行业企业培训员工约2万人次。此外,还促进产学教融合发展,推动职业院校聘请企业高层、精英人才、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建设顾问和指导教师,实现校企共育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力也在“十三五”期间不断凸显。市教育局始终把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坚持贯彻落实普职招生6:4的比例,保证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稳定增长。建立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推动职业学校组织开展学生顶岗实习,服务企业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和季节性生产用工需求。累计近万名学生分批次进入我市开发区工厂实习,为许多重点招商企业解决了用工燃眉之急。

近年来,黄石职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智扶贫,以技脱贫,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现代新型农民培训,每年1.7万名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享受职业教育,1000多名企业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非全日制免费学历教育,他们学得一技之长,成为家庭脱贫的顶梁柱。阳新县被评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阳新职教中心是省委组织部“湖北省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是国家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湖北城市职业学校、大冶职业技术学校是黄石市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随着“十三五”期间黄石职业教育发展不断创新发展,一个多元开放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已然形成。展望“十四五”,发展职业教育前景更加广阔,黄石职业教育必将大有可为。阮瑞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