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将至,受疫情影响,今年中小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可能会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相对增加。如何保护眼睛,成了家长在假期里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生和幼儿护眼十要诀,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和幼儿在寒假期间合理安排学习、生活,科学健康护眼。
说起即将到来的寒假,家住黄石港的市民张先生有些担忧。去年疫情期间,张先生11岁的儿子佟佟主要在爷爷奶奶家度过,做完作业后,孩子整天窝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到了9月份复学后,佟佟出现了75度和100度的近视。尽管百般不愿,佟佟还是在医生的建议下戴上了眼镜。
“这次寒假,一定要吸取教训。”张先生说,他准备控制佟佟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并且一定要抽出时间陪孩子多做一点运动。
去年10月,黄石市曾召开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推进会。面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市教育系统将全力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教育部门将把各县(市、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到对当地政府的督导考核中去;各级各类学校尽快改善教室灯光照明条件,迅速配备标准的课桌椅,对全部完成的市直学校和地区纳入明年的教育经费奖补;鼓励更多的县(市、区)创建全国和全省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县(市、区)及示范学校;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统筹推进智慧教育的项目,改善家校课业教学环境。
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家长参与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让家长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此外,应当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作业,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同时,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负担,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应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
十条护眼要诀要记牢
前不久,教育部组织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专家提出10条中小学生和幼儿护眼要诀,我们来看看具体有哪些,希望对您和您的孩子有帮助:
一、眼鼻口手要管住,严防病毒来侵入。疫情期间为防止病毒侵入,出门要戴好口罩,尤其要注意手、口卫生,坚持“7步洗手法”,尽量不揉眼睛。
二、体育锻炼要保证,沐浴阳光不耽误。在疫情低风险地区,坚持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尽量做到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以上,幼儿每天3小时以上。即使居家隔离,也要通过阳台、窗边、庭院等尽量多接触阳光。
三、读写姿势要正确,一尺一拳加一吋。阅读书写时桌椅高度要合适,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胸口离桌一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学习。
四、纸质读物要选好,字体大小要适当。纸质阅读材料的字体不宜过小,材质尽量不要有反光,保证阅读舒适。
五、采光照明要注意,台灯位置须关注。阅读书写时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线不足时,可通过台灯辅助照明,台灯要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
六、线上学习要大屏,安全距离把眼护。尽量避免使用手机进行线上学习,要选择屏幕较大、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亮度根据环境进行调整。观看电视或投影仪时,眼睛距离屏幕要3米以上;使用电脑时,眼睛距离屏幕应不少于50厘米。
七、看视频时间要节制,家长一起来督促。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每天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年纪越小看视频的时间要越短。视屏时遵循“20-20-20”法则,即观看电子屏幕20分钟后,要抬头远眺20英尺(6米)外20秒钟以上。
八、饮食营养要均衡,睡眠时间要充足。家长要督促孩子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假期饮食要避免暴饮暴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零食和油炸食品。
九、视力检测要重视,健康档案留记录。时时关注自己的眼健康,如有视物模糊等现象及时进行视力检查,建立自己的视觉健康档案。即使居家隔离也可通过对数视力表进行自我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
十、防控方法要科学,迷信广告把病误。一旦近视,务必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进行科学矫正。切不可病急乱投医,迷信近视可治愈的虚假广告。(阮瑞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