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欢迎访问黄石教育局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科技赋能成长 创新点亮未来 湖北省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交流展示会(全国科创类项目)在黄石举行

来源:东楚晚报 作者:  时间:2025-05-26 08:54

    

外地来黄的学生合影留恋 

学生向裁判介绍作品

学生们在进行调试

创意智造项目的学生作品

交流展示会现场

交流展示会现场

近年来,关于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文件紧锣密鼓出台,以非同一般的速度做着“加法”。本月上旬,教育部发布相关指南,助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5月14日至16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市举行……

在此背景下,5月24日至25日,2025年湖北省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交流展示会(全国科创类项目)成功在黄石市白马山小学举办。

此次活动共吸引全省17个市州的518支队伍、654名参展学生。怀揣科技梦想的少年齐聚黄石,共同开启一场智慧与创意的精彩较量。

扫码看视频

一个展示创新的科技创意舞台

此次活动由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湖北省电化教育馆)主办,黄石市教育局承办。活动涵盖6大精彩项目,包括优创未来、智能博物、创意智造、双足人形及仿生类机器人、轮式或履带式行走机器人和可编程控制的空中飞行机器人,每个项目都为学生们搭建了展示创新能力的广阔舞台。

创意智造项目的裁判长霍芬芳在活动中观察到,此次参展学生的作品充满了新意。“大多数作品是孩子们基于生活中见到的场景思考设计的,如为交通状况设计的智能红绿灯、智能隧道提醒器,为独居老人设计的智能求救装置,还有小动物智能窝等创意设计作品。”霍芬芳说,孩子们的编程能力在逐步提高,部分孩子甚至有使用大模型联网搜索解决问题的意识。

大冶市鹏程小学的学生黄书涵,因爷爷住院时摇床不便,心疼之余萌生设计“智能病床”装置的想法。她前期先用乐高搭建模型,绘制了20多张设计图,不断修改完善;同时主动请教医生和护士,进一步确定实用功能、优化设计方案。

“在组装测试时,我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尝试新方法,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黄书涵说,她甚至在家测试时曾烧坏LED灯,但妈妈没有责怪她,反而鼓励她继续尝试。最终,她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集成了温湿度监测、心率监测、语音遥控、报警系统等功能的装置。

荆州市沙北实验学校的学生梁宇辰,发现妈妈停车时总是估算不好车尾和墙壁的距离,于是想制作一个能直接显示距离的装置,便制作了“安全停车辅助小精灵”装置。他介绍道,这个装置上面设有一个按钮,当按下时,就能自动测距并将距离显示在LED屏上,让停车者可以很好地确定车所在的位置。

一次协作成长的实践探索旅程

此次活动不仅是创意与技术的较量,也是团队协作与个人能力成长的舞台。

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李晨宇和叶凯乐,分别负责程序与机器人道具。首轮测试不理想,他们互相加油打气,根据机器人行走情况及时调整数值,在第二轮测试中出色完成项目任务。叶凯乐说:“此次交流活动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也让我和同伴在相互协作和不断克服困难中,培养了永不言弃的精神。”

黄石市第十六中学初一学生余颖敏参与了空中飞行机器人项目,在前期准备中,无人机意外飞到天花板上,她与团队冷静思考,通过及时调整航向角度解决了问题,对于这次交流展示,她信心满满。“从团队分工协作到解决突发问题,我们在活动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沟通能力、抗压能力与协作能力的提升。”余颖敏说道。

“此次学校有4支代表队参展,即使学生们在不同小组,他们也经常互相帮助、分享经验,一起解决问题。”黄石市第十六中学信息处主任黄雪峰是该校学生团队的指导老师,他说,通过无人机的学习,学生在程序规划、团队协作、环境评估、问题解决等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都有了深刻的体验,这正是科创教育带来的增值效应。

黄石市有色小学教联体陆家铺小学三年级学生侯熠航自主设计制作了声控自动行走机器狗,在向裁判展示过程中,他自信地向评委和观众介绍着自己的作品,详细地讲解了机器狗的制作原理、功能特点以及自己的创作灵感。

家长侯永翔看到孩子的成长也十分欣慰,他说:“我看到了孩子在准备这次活动的过程中,一点点发生着变化,他以前比较内敛,但在这个阶段需要不断去交流和实践,他因此也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对科技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段解锁黄石魅力的难忘经历

除了精彩的“科技较量”和学生们出色的表现,黄石这座城市也给参展的师生和家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少师生和家长在参加活动之余,漫步在磁湖畔,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也感受到了黄石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这是我第一次来黄石,觉得黄石是个很美丽的城市,磁湖很好看。”武汉市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高二学生雷振说,因为这两天时间比较紧张,暂时还没有去周边转一转,打算以后有机会再来黄石品尝美食并且深入了解黄石文化。

来自荆州市的家长程茜对于黄石赞不绝口:“黄石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浓厚的科技氛围。而且黄石人的热情亲切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和孩子都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

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的刘尹泽对黄石的第一印象是街道宽敞又干净,磁湖的美景更是让他陶醉。“湖水波光粼粼,湖边垂柳依依,走在湖边,感觉身心都得到了放松。”这次来黄石参展,和全省各地同学一起交流,也让他收获颇丰。“我了解到很多创意和思路,看到其他同学的作品加入了语音控制功能,这也给了我进一步完善自己设计的智能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的启发。”

一场面向未来的素养培育行动

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是由教育部组织开展的一项全国性学生科创实践交流展示活动,学生参与面广、专业影响力大、社会关注度高。近年来,黄石市依托此项活动在各地各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创实践活动,选拔具有“实践、探索、创新”精神的学生创作团队参加国家、省级学生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并屡获佳绩。

黄石市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黄石市电化教育馆)负责人说,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地,黄石为活动顺利举办提供了良好环境和保障,不仅为全省科技少年们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与追求。未来黄石将持续开展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聚焦数字素养提升,培育数字时代创新人才。

“这不仅是一场技能的较量,更是一次创新思维的碰撞,通过项目式学习促进学生互助合作与探究学习,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成长。”该活动总裁判长余波表示,活动旨在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交流展示会,向更高水平舞台发起挑战,不仅进一步激发全省学生对数字科技的热爱,推动数字素养教育深入发展,更为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